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地学、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CCAJ 数字化优秀期刊

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

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

做一个“匠人” 怀一颗“匠心”

发布时间:2021-07-20编辑:管理员

image.png

“他不善言辞,凭借着对技能的专注和坚持,成为车间的‘多面手’。”

“私下是好兄弟,但工作中他从来不讲情面,在安全上更是丁是丁、卯是卯。”

“他是个耐心细致的好师傅,要求我们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对我们更是倾囊相授。”

……

大家讲述的这个人是陕北矿业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机加车间加工中心操作工李磊,

从业15年来,他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先后荣获公司“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用15年的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

image.png

专心 干一行爱一行

有工友问李磊:“从一名初级工到车间里的技能大师,有什么感悟?”李磊说:“只要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人生一定会出彩。”

自身的兴趣和骨子里的“钻”劲儿,成了李磊快速成长的一大助力。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刻起,李磊就热爱着自己的岗位,更将全部的心思投入其中。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虚心向身边的老师傅请教,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专业书籍,丰富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为了能在数控加工方面取得突破,他一头扎进车间开始钻研。中午大家休息时,他在研究如何让工件装夹再便捷点,提高工作效率;下班后,他蹲在车间练习编程。

凭着这股钻研劲儿,李磊很快掌握了数控加工操作技能,程序编辑、工件装夹、孔系加工样样精通,他还考取了高级工资格证书。

恒心 质量的守护者

2020年6月机加车间开展了液压支架多通块修复的攻坚克难工作,镗孔加工是多通块修复的一道关键工序,而镗孔定位装夹是确保多通块修复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多通块形状不规则,要保证定位精度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尤其是车间第一次进行多通块修复,修复经验不足,而且工期紧张,无疑给多通块修复带来了更过困难。

车间员工李磊作为多通块修复的“主力军”,为了解决多通块定位装夹的难题绞尽脑汁,最终结合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并根据多通块的结构特点和镗孔需求设计出了立式弯板工作台。该工作台设计巧妙,有效地减少了操作者调整设备和调整工件所需要的加工时间,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装夹定位更加灵活,完美地解决了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工件装夹难、校正效率低、加工质量差、合格率低、装、卸、定位工序繁琐等难题,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5倍以上,修复后的工件,各液孔的垂直孔径圆度公差都控制在0.02mm以内,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了修复任务。

这项创新不仅攻克了修复难关,提高了自修能力,也开辟了降本增效新途径,还获得了公司第五届“众创节”二等奖,并申报为个人命名的创新项目,并一直沿用至今。

初心 忠于自我和工作

有人问李磊,一路走来,最想感谢的是谁。他脱口而出:“感谢教过我的每一名师傅,感谢企业搭建的好平台。”

李磊说自己讲的不是虚话,他说:“如果当年不是进了机加车间,如果没有车间师傅们的支持与培养,我就没有今天的成绩。”

李磊从初级工成长为技术大拿,从只从事单一工种成长为多面手,源于他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求。工以才成,业由才广。李磊深知,每一项成绩的背后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又一批的匠人共同的耕耘、探索、创新、奉献。

李磊在自身技能不断提升的同时,积极践行传帮带,毫无保留地向身边同事传授技能,循序渐进,切磋经验,带出了一批素质过硬的技术骨干,为打造“工匠”型班组和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如今,李磊依然坚守在生产一线。走在车间里,工友们亲切地叫他“李大师”。李磊说:“我和大师还有很大的差距。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作为一名工人,要的是自己优秀;作为一名工匠,就要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共同用实际行动追寻产业工人心中的梦想。”

 

 


ISSN:1671-749X
CN:61-1382/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