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最高进尺85米,双机双巷3030米,2020年榆北小保当公司智能快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智能快掘成套装备、国内首套智能掘进机器人系统到陕煤集团自主研发的快速掘锚系统,小保当公司一直在刷新人们对智能快掘的认知,而这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机电“大拿”李广军的默默付出。
完成设备创新改造8大项
2020年初始,小保当公司首套智能快掘成套装备在地面组装时,不少人对智能快掘还属于模糊的概念,在心里也存在着不少的质疑。这个时候李广军主动担起现场组装改造的重任,带领了刚刚组建的大学生掘进队没日没夜干了起来。
进口“洋设备”性能优越,但并不能适应陕北矿区大断面巷道设计要求,尤其是设计工艺和操作平台不相匹配,需要重新加工改造。那段日子,李广军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一直都盯在现场,到了饭点匆匆吃上几口班中餐,又投入到紧张的改造工作中去。看着四十多岁的李广军和年轻人一样跑前跑后的,很多人劝他多休息,多发挥自己在机电方面经验,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
可看着这套国外纯进口的设备,李广军拒绝了所有人的好意。“智能快掘大家都是第一探索,没有可参考经验,自己干的时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而且作为党员,哪里有困难,就应该向哪冲锋。”李广军这样说。
熟练工种少,他带着大家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工人技术水平低,他手把手教,一点一点带,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从零起步。白天加工改造,晚上绘图探讨,李广军克服着种种困难,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大道至简,埋头苦干。历时25天,完成了8大项80余项创新改造,该公司第一套智能快掘成套装备实现了按期整装入井。
2020年6月,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创新管理等方式,智能快掘成套装备实现了单日进尺85米,双机双巷3030米的最高纪录,而这仅仅只用了两个月时间。
提前15天实现井下一键启动
在接到组装国内首套护盾式智能掘进机器人系统的任务时,已经在2020年7月底,而在9月榆林煤博会要实现井下一键启动。这意味着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要完成地面改造、井下安装等一系列工作,困难可想而知。
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在多重压力下,李广军没有退缩,第一时间从区队挑选精兵强将。面对改造经验空白,李广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团队,查资料、做模型、数值分析,一步一步改,一项一项试。在井下安装时,由于机器人盾体庞大,尺寸与巷道断面不匹配,盾体过重不便组装等种种困难阻碍,他成立党员突击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来加工护盾顶梁安装辅助架,不仅提高了设备起吊、安装的安全性,也使得设备安装比计划提前15天完成。
那时候,在井下一无作业平台、二无起吊设备,需要安装如此庞大,光护盾就重达36吨的掘进机器人。面对质疑,他带领党员突击队凭借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创造了单日52米,月进尺1050米的掘进新纪录。
从机电“大拿”到优秀共产党员
如果说机电“大拿”是人们对李广军精湛技术的认可,那么党员就是他心里永不退却的底色。
2020年年底,由小保当公司联合西安科技大学和西安重装集团共同开发新一代快速掘进系统。为了让新设备更好更快实现试运转,该公司将创新改造关口进行前移,选派一线骨干驻厂参与设备改造。这个时候,李广军主动请缨到工厂,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直接应用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行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将自己置于完全封闭的空间,远离亲人和朋友,独自承担改造重任,但李广军却不以为然。
“作为一名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那刻起,早就将自己个人得失抛掷脑后,自己在区队又是老大哥,更要给年轻党员做个表率。”李广军说道,“况且前两套快掘设备取得的成绩,更让我觉得我的工作是值得的”。
正是凭着这种吃苦在前、奉献在前精神,李广军对设备的改造已经得心应手,一年来小保当公司在智能掘进取得的成绩也举世瞩目。正是点点滴滴的付出和勤勤恳恳的工作,李广军从一名机电“大拿”,一步步成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典范。
(雷卫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