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月川流,长风浩荡。在阔步迈入现代化的进程中,《陕西煤炭》承载着时代的印记,与行业同行,记录和见证着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为陕西乃至全国煤炭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陕西煤炭》创刊40周年之际,“能源起点”公众号特推出“《陕西煤炭》这40年”征文活动,煤炭系统老领导、编辑部前辈和期刊相关人士踊跃投稿,撰写文章,诉说肺腑之言,共忆奋斗历程、共绘梦想蓝图。文章将在本公众号陆续刊发,欢迎各位读者持续关注、分享、点赞和收藏。
本期刊发——王维斋《传承》。
早上6点30分,伴随着闹钟的响声,我迅速地爬起床,注定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我是2017年来到《陕西煤炭》编辑部工作的,也有6年时间了。
第一天上班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当时办公地点在陕西省煤炭科学研究所的一楼,编辑部占了三个小房间。办公条件谈不上有多好,因为地方紧凑,加之书籍资料、办公用品的堆积,让我当时很自然地想到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场景,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很舒服,也很亲切。
记得当时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老师介绍说,《陕西煤炭》杂志1982年就创刊了,想想今年刚好是2022年,到这个月《陕西煤炭》正好四十岁,突然好感动。这本陕西煤炭行业技术应用类科技期刊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呀,他已经创刊40年了。
到单位后我第一时间翻出了仅存的一本《陕煤科技》(创刊号),因为今天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历时一年多编撰的《陕西煤炭40周年纪事》要定稿印刷了,这是对40年的总结,更是为《陕西煤炭》四十岁生日准备的献礼。这几年我们完成了新老编辑的接替,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办好这本期刊,让老一辈编辑的精神得以传承。
我刚到编辑部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年龄比较大的老师,一个总把眼镜挂在鼻尖上看稿子的老太太——李俊莉老师,她对这本期刊有着特殊的感情,她从1982年创刊就伴随着《陕西煤炭》一点一滴地成长。我有幸和李老师在一间办公室工作,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老一辈编辑工作时的严谨态度,感受到了她们对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热忱。
李老师从老牌矿业大学毕业,自然秉承了老牌大学生骨子里的那种能吃苦、不务虚、有才学、能担当的精神,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学习的。我们同在一间办公室,虽然时间不长,但就是那不到一年的时间,是她手把手把我领进编辑这个行业,教我如何看一篇科技论文,指导我用怎样的心态去审阅形形色色的文章。我很敬佩,也很感动,敬佩四十年做好一件事的精神,感动四十年只做一件事的坚持。或许我不能体会这份四十年坚守的苦楚,但我能感受到她骨子里的那份骄傲。
看着杂志不断地成长,各种指标连年增长,发行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保证社会效益首位的前提下,经济效益也表现不俗。我相信老一辈编辑老师是放心的,因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做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对“陕西煤炭人”精神的一种传承。
《陕西煤炭》编辑部从一间办公室,到今天拥有二百多平米的写字间;从两个人到今天的六七个人的专业团队;从连一台电脑都没有到今天各种办公设施齐全;从一开始的赠阅到每年发行好几万册。这些慢慢变好的过程,这些不断提升的数据,都离不开那些对煤炭系统有深切感情的老师,离不开那些时刻关注《陕西煤炭》的专家学者,离不开一如既往支持煤炭行业发展的领导。
《陕西煤炭》杂志的现任主编王成祥老师也是一位老煤炭人,王老师是在前任主编七十多岁的时候接过这份重担的。他在《中国煤炭报》做了好多年记者,在大型煤炭企业担任宣传部长,又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部作品获得文学乌金奖,谁又能想到这位博学又有能力的领导是协议矿工出身呢?
王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煤炭工人的苦、煤炭行业的危险、煤炭给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在他的讲述中我能感觉到,从当工人、记者、主编,每一份工作其实都是怀揣着对煤炭的热爱在做,这也就是老一辈“煤炭人”的可敬之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难道这不也是一种传承吗?给新一代“陕西煤炭人”内心深处树立了精神标杆。
现在编辑部基本都是年轻人了,我们都把老一辈编辑、老“煤炭人”当做自己的榜样,要把他们的精神作为一面旗帜,要让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要让《陕西煤炭》杂志富有自己的灵魂。
“传承”像是一个摆渡人把我们送到指定的位置,更像是一个接力棒,需要我们把更好地《陕西煤炭》交到下一代的手中。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承,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条标语,更是《陕西煤炭》这四十年的积淀。
这种精神促使一代一代的“陕西煤炭人”勇毅前行,让《陕西煤炭》杂志明天更好,在下一个四十年的时候依然是煤炭行业乃至能源系统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 作者简介
王维斋,1990年6月出生,陕西白水人,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加入《陕西煤炭》编辑部,现为《陕西煤炭》杂志副主编,陕西煤炭杂志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告经营经理。被中国煤炭知识服务平台评为优秀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