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冬天
文/孙海龙
寒风与雪花在城市间肆意游走,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却各自保持着距离,仿佛冬日的寒意难以侵扰他们的心。小区内行人稀少,只有车辆时进时出,让人揣测着哪家灯火依旧,哪家寂静无声。我伫立窗前,思绪万千,不禁忆起儿时老家的冬天。
我的老家位于陕西宝鸡扶风县北隅的乔山脚下,村落不大,仅六十多户人家。村北自西向东矗立着西关山、中关山、东关山三座大山,它们肩并肩,静默无言,如同三位智慧的老者,见证着四季轮回与岁月流转。那里的冬天,总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质朴,让人怀念起儿时的无忧无虑和那段简单而温暖的日子。
当西北风开始呼啸,空气变得冰冷干燥时,老家的冬天便悄然来临。懒洋洋的太阳半挂在空中时,村里的老人们便陆陆续续走出家门,倚在墙根角,享受着冬日里难得的一丝温暖。阳光温暖而亲和,斑驳地洒在他们的脸上,那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他们的眼神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这片土地深深的依恋。
午间时分,家家户户门前都呈现出一幅温馨的画面:男人们端着饭碗蹲坐在门前,享受着冬日里难得的闲暇;女人们则忙着在厨房里和面蒸馍,或是在房子里面给孩子喂饭……这样的场景总是让人心生暖意,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柔和起来。
闲暇时,我们几家人常常聚在一起。妇女和孩子们围坐在热炕上,聊着家常,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趣事;男人们则坐在房子中央的火炉旁抽烟、谈天说地。那时的谈话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家庭条件稍好的人家还会在炕上和被子上放置瓜子、花生,让这份温馨的氛围更加浓厚。笑声和话语声此起彼伏,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欢乐与和谐。
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而言,冬天的乐趣无疑是打雪仗、堆雪人。每当雪停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在雪地里嬉戏打闹,笑声回荡在小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的我们虽无太多玩具和娱乐设施,但快乐却是那么的简单纯粹。雪停了以后,大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扫拢院子里的积雪用架子车拉到门外倒在门前的大树下,以防天晴雪化后院子里变成泥泞。尽管这样的劳动看似辛苦,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每年腊月,都是我心心念念的故乡最为迷人的时光。当腊八节的晨曦悄然降临,母亲总是早早起身,为我们精心烹煮一锅香气四溢的腊八粥。粥中汇聚了包谷榛子、花生、黑豆、白豆等五彩斑斓的豆子,熬煮出的粥香弥漫在整个院落,仿佛有一种魔力,早早地便将我们从甜美的梦中温柔唤醒。我们迫不及待地起身,狼吞虎咽地吃上两大碗,直至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才带着满脸的笑意踏上上学的路途。
腊月二十三日,是农历小年,也是祭灶的日子。传说中,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去汇报凡间的情况,因此一定要给他老人家献上丰盛的贡品,他才会在上天时为你家美言几句,让来年你家的日子过得幸福安康。每年这天,母亲都会拿出一些水果、点心等物品,恭敬地放在灶王爷神像前,再点上三根香。我们常常守在灶王爷神像前,焦急地等待着香火燃尽,然后迫不及待地抓起糖果塞进嘴里,那种豪横与期待之情,简直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腊月二十五日之后,各家各户便开始忙碌起来。父亲去集市上购买肉、菜和各种过年所需的物品,而母亲则忙着蒸馍、蒸包子。我们小孩子们也迎来了寒假,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尽情玩耍,别提有多开心了。饿了便跑回家,随手抓两个新蒸的馒头,又兴高采烈地跑出去玩。那种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仿佛永远停留在了记忆的长河中。
大年三十这一天,更是热闹非凡。我们跟着大人一起贴门神、土地爷、天王爷等神像,贴完神像再贴对联。贴好之后,父亲便带着我去老祖宗的坟地里请先人回来,安顿好先人的神位后,便开始放鞭炮。小孩子们在炮灰里兴奋地捡着哑炮,用自行车链条做成的火枪也派上了用场。“砰”的一声巨响,火药在枪管里炸开,让我们觉得无比神气。到了晚上,母亲做好饭菜后,各位叔叔婶婶也端上几个拿手好菜,带着孩子们来家里坐夜。我们则穿上新衣服,坐在热炕上兴奋地聊着天,整晚都睡不着。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机,我们听着大人们的闲聊声,迷迷糊糊地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终于熬到天亮,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跑出房子放鞭炮。放完鞭炮后,又跑去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家里去给长辈们拜年磕头,挣上几毛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初一早上,吃过母亲做的饺子和臊子面后,父亲他们男人们便聚到关系好的叔伯家打扑克、下象棋等。会抽烟的不会抽烟的,个个嘴上都叼着一根烟,整个房子就像到了仙境一般云雾缭绕。母亲她们女人们则聚到一起,到各家各户去串门。她们看看各家置办的新家具、新被单、新门帘还有新帖的窗花,议论评价一番,笑声在屋子里回荡。小孩子们则会跑到每一个小伙伴家去凑热闹,从这家炕上蹦到那一家炕上。初一这天,谁家都不会生气、不会嫌弃,那种温暖祥和的氛围至今仍然难以忘怀。
过了初一,各家就开始忙开了,开始走亲访友,直到初十前才能走完。从初一晚上开始,晚上就成了我们小孩子们的欢乐天堂。大家各自挑着五彩斑斓的灯笼,在街道上跑来跑去,相互比较炫耀着自家舅舅送的灯笼有多漂亮。有些调皮捣蛋鬼把沙土放在帽檐上,以想看别家小孩的灯笼为由,低下头故意让沙土落下,把别人家小孩的灯笼里的蜡烛弄灭,惹得小一点的孩子哇哇大哭……晚上七八点的时候,街道上孩子们的喊闹声、稀稀疏疏的鞭炮声以及小孩的哭叫声此起彼伏,那热闹的氛围简直让人陶醉。
到了元宵节,母亲会蒸出栩栩如生的老鼠馍。她用红萝卜做鼻子,黑豆作眼睛,既可爱又美味。元宵节晚上,各家都会在灶王爷、土地爷等神像面前贡上老鼠馍。孩子们则会成群结队地四处搜寻并偷取别人家放置的老鼠馍。据说这样可以减少老鼠的数量,驱走邪气,确保家庭平安。这天晚上,各家各户还要放鞭炮或者放烟花。人们成群结队地逐户观赏各家放的烟花,着天空中绚丽多彩的美丽烟花,我们心里的幸福感和好奇感简直就要爆棚。过完正月十五,整个新年才真正宣告结束。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下地拔草、锄地等农活接踵而至,我们也踏上了上学的路途。
到了农历二月二日,家家户户炒豆豆。有面的、豌豆的、黑豆白豆应有尽有。我们上学时给口袋里装满豆豆,到了学校便拿出来和同学交换品尝。那两天上下学路上到处都是咯嘣咯嘣的咬豆豆声。
“三月三,驴揭鞍”。农历三月三日一到,就到了换季的时令。大人孩子们都换上了春季衣服,这个时候冬天才真正宣告结束。而我们也在这段美好的时光中渐渐长大成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如今回想起那些在老家的冬天里度过的日子,心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怀念。那时的我们无须为房价、物价而烦恼,物质虽少,但精神生活却异常丰富,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享受着亲情的温暖和友情的陪伴。那样的日子虽然简单,但却过得开心快乐。
如今当我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时,总会想起那些美好的画面和那些曾经陪伴在我身边的人,他们或许已经老去,或许已经离开,但他们的笑容和话语仍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家的冬天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它承载着我对过去的回忆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些美好的时光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