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祭路遥
文/党礼平
清明时节,我和几个崇拜路遥的文友一起沿着路遥的足迹,前往清涧、延川等地,走进与路遥的人生深深羁绊的两个村庄,寻找他笔下的“双水村”,寻祭这位伟大的作家。
知道路遥先生是从他的作品开始的。他所著《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是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和中篇小说代表作。这些佳作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国人,也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等荣誉。
怀着崇敬的心情虽然一大早就出发了,但来到清涧的时候,还是到了中午。清涧县王家堡村是路遥的亲生父母家,位置就在国道旁的一面土坡上。独家独院,枣树茂盛。《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就能在这里找到踪迹。
与路遥故居隔路相对的,是路遥纪念馆和路遥书苑,这里的书籍、手稿、信函、照片等,记录着他彗星般短暂、苦难又丰满的一生。
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出生在这里。8岁那年,家里实在养活不了兄妹几人,便把他过继给延川县郭家沟的伯父,而唯一能解释得通的原因就是一个“穷”字。在路遥的记忆里,小时候几乎就没有吃饱过,更多的时候是没啥可吃的,今天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在曾经那片古老且苍凉的陕北黄土上,极端贫穷和饥饿到底是怎样一种让人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感觉。路遥的四弟王天乐曾说:路遥每天早晨睁开眼,就面临着两件事,活下来、活不下来。实在没什么可吃的话,饥肠辘辘的他甚至会跑到野地里嚎叫,然后在地里一遍一遍地翻酸枣、野菜、草根,只要不苦的、没毒的,统统都往肚子里填。也许,正是这样一种苦难的日子,才让他萌生出“靠双手改变生活”“要有尊严地活下去”的想法。路遥后来在回忆录中也写道:“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土地,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养育了我。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作品。”
我们第二站来到了延川的郭家沟。这里虽然是路遥的养父母家,但路遥的一生主要经历都是在这里度过的。用路遥的话说,这里对他的一生影响最大。走进郭家沟,山坡上呈现出一排窑洞,路遥铜像矗立在一片空地上,他曾居住过的院子整理得干干净净,等待一拨又一拨参观者到来。
从介绍的牌版中,我们似乎看到当年一个深秋的傍晚,一个男子领着一个8岁的男孩来到这个小村庄。他们衣衫褴褛,长时间的行走磨破了双脚。他们来自于一百多里外的清涧,此行的目的是男子大哥王玉德家。敲开大哥家门,一家人热情接待了父子俩。他们在这里住了两天。父亲告诉儿子,第三天一早他要到延川县城赶集,下午就回来,然后一起回清涧。
男孩没有吭声,第二天早早起床,没有任何人在意,他躲在一棵老树背后,眼里噙着泪水。“眼看着我父亲,踏着朦胧的晨雾,夹个包袱,像小偷似的从村子里溜出来,过了大河,上了公路,走了。”父亲不要他了。
多年后,路遥回忆起那天早晨父亲离去时的情景,8岁的他做出了和年龄不太相符的决定:“一是大喊一声冲下去,死活要跟我父亲回去……但我咬着牙忍住了。因为,我想到我已到了上学的年龄,而回家后,父亲没法供我上学。尽管泪水刷刷地流下来,但我咬着牙,没跟父亲走……”
从此,大伯和大娘就成了路遥的养父养母。这对朴实的夫妇,将最纯朴的爱倾囊脱出,给予这个饥饿的男孩。我们所看到的小院,就是路遥长期生活过的地方。
在延川,路遥走进了学校,并活跃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年轻人。直到24岁被推荐上大学离开,在这里生活了16年。深入骨髓的饥饿感成为他童年记忆中最核心的因素,在后来的小说中,他不断强化这种饥饿感,那些黄土堆成的往事,随着文字流淌出来。
《路遥传》作者厚夫说:“这种饥饿感,是尾随路遥一辈子的老狼。”
1992年11月17日早晨8时20分,路遥因病在西京医院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活过爱过也写过的平凡的世界,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人生,但他不惜的奋进精神和以生命为代价创造的劳动成果,仍然活在普通劳动者中间,他以巨大的热情关切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以友爱和同情温暖那些尚处于奋斗中的孤独的个人。他鼓励他们:“只有拼命工作,只有永不休止地奋斗,只有创造新的成果,才能补偿人生的无数缺憾,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试想,路遥如果能活到今天,相信他现在仍然在笔耕不辍,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更多的平凡故事和人生。他曾经说:艺术劳动应该是一种最诚实的劳动。
晚上我们特意选择路遥广场附近的酒店住下。路遥是一个时代的标签,路遥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虽然斯人已逝,好在作品长存。离开路遥故居时,我特地买了一个印有路遥名字的布袋。
清明时节陕北的早晨还是比较冷的,但路遥故居后山都已冒出了绿意,我坚信受路遥的影响,总有一些坚守文学信念的人依旧在坚守!而这正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