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的故乡
文/白忠强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是魂牵梦萦的地方,是父母辛劳中孕育我们儿时欢乐的地方。记忆中的故乡,天空湛蓝,水流清澈,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成长。如今,我敬爱的父母已安息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每当我想念他们时,梦中总是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大多数梦境都围绕着儿时的故乡,那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虽然后来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变迁频繁,但始终无法取代那片带给我生命和欢乐的土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发现已步入花甲之年,两鬓斑白。我已习惯早睡早起,每天自然醒在凌晨五点,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钟。昨晚,我又梦回故乡,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老伴娓娓道来梦中的情景,这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话题,我们相互倾诉,相互安慰。这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于这样的梦境我已习以为常。
我的故乡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的地方,距离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遗址仅四公里。追溯到4300年前,可以想象当时村子里的繁华景象。近水楼台先得月,总应该有点说法,我们的村子也不能例外,就像现在京城的二环三环之于天安门,不免能沾到皇城里的福气。
我时常想起故乡,因为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告别亲人、物是人非的地方。在那里生活的18年,是我今生不同寻常的一段岁月,更是承载了一段划时代的历史。60年代出生的我,见证了陕北黄土地农耕人的状况,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景象。尽管辛勤劳作,但还是要靠天吃饭,才能填饱肚子。刚从闹饥馑的苦难日子走过来的长辈们,勤劳节俭,精打细算让孩子们不再过饥寒交迫的生活。
其实梦境里的画面几乎都是故乡生活时的原版。人物、环境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穿越了时空,注入了我的灵魂,由心而发。故乡的村子北头,是我家的老宅子,四孔石头箍的窑洞,依山傍水,可谓冬暖夏凉,算得上宽敞的院子里,农村人该喂养的家禽家畜,小猫小狗样样齐全。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村民们春种秋收夏除草,我家的大门外成了必经之路。无论什么季节,渴了累了大家经常要进院子里喝口水,歇歇脚,拉会家常,自然而然人气就旺。乡亲们调侃说,你们家是风水宝地,人畜兴旺。就连家里护院的小黑狗见到他们都摇着尾巴,它已熟悉了乡亲们慈祥的面孔,嗅觉里有了他们纯朴的味道。
村子从北向南一条沟,全村的房屋都是坐东向西沿沟畔而建,整齐划一。沟里溪水涓涓,夏日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堪称世外桃源。夜间,护院小黑狗的吠声与蛙声、蛐蛐声、喜鹊声、野鸟声、羊咩声、鸡鸣声,驱赶了村落的寂静,让小村子充满了生机。
冬日里的清晨,顺着南北村畔望去,炊烟缭绕,若雾似云,在东升的阳光照耀下,在家禽和鸟鸣的伴奏下,人与自然,和谐归一。日头在东山头露了笑脸,晚霞在西山坡含羞而息,循环往复中,农人们把一年的日子装扮,又是一年丰收的景象。院子里盛满的储粮仓,窑洞地上的腌菜缸,还有垒砌整齐墨黑的炭块,着实把季节收藏在冬天里。大家围坐在土炕上,透过纸糊的窗棂看着漫山银装素裹的雪,仿佛看到了来年山山峁峁丰收的景兆,露出惬意的笑脸。
夜间行走在晶莹透亮、瓦蓝的月光之下,数着闪烁的繁星,别有一番情趣,厂字星和勺子星格外地引人注目,为乡下人辨识着行走的方向。村对面山峁梁巍峨雄壮,平日里登上山巅,站在这里瞭望,视线里总能闪现出往日里校园嬉戏打闹的场景,和往日的供销社门口人头攒动的场面。溶溶月色的衬映下,宛如一幅秀美的画卷。
儿时的我,每天上学经过的路上,在夏日里,绿茸茸的庄稼茂盛长满了地,涓涓清澈的流水,绕着田间的引水沟,沁入庄户人的心扉,乡亲们把希望寄托在这里。河流边上的小清泉,是小伙伴饥渴时吮吸的琼浆玉液、山珍海味,脚下那可爱的小蝌蚪,摆着尾来回打转,共享这大自然的美餐,来到这里,犹如行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之上。
每逢新年,敲锣打鼓,爆竹声声,拜年的秧歌排着门子,挨家挨户,把祝福送上。所到之处,阖家欢畅,老老少少,乐不暇接,好一派辞旧迎新的别致场面。
梦醒了,故乡已远,只作永久的眷恋,在心头难舍,难舍……
(作者简介:白忠强,就职于陕西省神木市锦界镇锦界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