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垣
文/杨万明
以前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去老槐垣转转,那儿是留存我初始记忆的地方。
槐垣不算太大,也就百十来米长,有三四十户人家居住。几幢向东的青砖门楼高大雅致,宽大的窑洞蓝砖跨面,上面刻有龙凤呈祥,瑞兽祈福,略显气派。槐垣四周由土墙圈起,有点城堡的感觉。
听槐垣人说,他们的先人或是由洛城迁移而至,或是逃荒要饭而至,或是库区移民而至……先后经历了生活上的背井离乡,生意上的繁荣萧条,生命中的坎坷跌宕,但比起外面经历过战乱饥荒的地方来说,日子过得整体还差不多,大致上算是风平浪静。谝到明清以前槐垣的过往,谁都说不清,只有南头那棵硕大的老槐树和窑洞里凝结的黑胡浆,讲述着这里的百年往事。
我爷爷住的院子是祖上传下来的,有两孔窑洞,一孔是他的,一孔是他堂侄的。爷爷这边的院子加盖了两间厦子房,最多时住过一大家七八口人。窑洞里的土炕有两片席子大,能睡四五个人。外头院子有一口红薯窖,存放些红薯和萝卜等蔬菜。爷爷家和堂伯家共十几口人住在这个六七分的院落,你来我往,关系融洽,其乐融融。
槐垣里没有水井和别的水源,人畜饮水就靠槐垣里外的两口水窖和大涝池。两口窖容量很大,存的水够村里人用多半年。但也总还是有不够的时候,冬季天不下雨,到了春季雨少,大渠又没放水,水窖就没水了,人们就到东沟下的小溪旁挖的水潭,担水回来用。
对于家里用水的事,我记忆颇深。那时父母带我们已从大家分出来,到槐垣外面的新家住。父亲在铜川的煤矿工作,平时不能回来,家里取水的任务自然落在了长我三岁的哥哥和我身上。每到周末,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家里的水瓮灌满。槐垣窖里没水的时节,我和哥哥就得去沟下抬水,从八九岁开始持续了四五年,直到家中条件好了,把以前家中必备的红薯窖改为水窖。
槐垣北头饲养室腾出来的一孔窑洞做了学校,虽说只有一位派来的老师、一个教室、一块长黑板,学前班和一二三年级同在一起上课,但娃娃们上学再不用走远路了。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是教室进门腾出来的一块小地方。每次上课,老师先给三年级上课布置作业,然后是二年级、一年级、学前班,真是费尽了心思,特别辛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槐垣最热闹的是吃饭时段,大家喜欢端着大老碗圪蹴到门口的石墩上边吃边唠嗑。大槐树下是孩子们的欢乐园,文化人杨伯经常在这里给人们谈古论今,讲着槐垣的前世今生或槐垣外面的故事。槐树上挂着一个磨盘大的铁轱辘,那是槐垣里的集结号,需要开会集合或上地干活时,队长就会用铁棒“铛铛铛”敲上一阵,号令在槐垣里转上几个回旋,传到各家各户。
槐垣里的大变化是从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开始的。我们这个大家分到了二十多亩地,第一年种的麦子就获得大丰收,交了公粮还余了五六千斤口粮,够全家人吃上两三年,彻底治愈了长期缺粮的心病。
随着日子持续好转和人口的增加,几户结婚成家的在北头地鼓起了新窑洞。坐北朝南的新窑洞和老槐垣坐西朝东的窑洞相比,光线敞亮多了,四丈二宽的院子盖些放农具的棚房种些蔬菜,生活甚是惬意。新槐垣不断发展扩大,从最初的四五户延伸到五六十户,一排扩展到四排。老槐垣的人陆续搬出了老槐垣,以前的大家庭分成了更多的小家庭,住上了宽敞的新院子。老槐槐垣人少了,也就逐渐冷清下来。
老槐垣的老人们在这儿生活了一辈子,老槐垣的一切已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生命和灵魂里,他们宁愿用清静坚守属于他们的最后时空。槐垣中部陈家的那位老奶奶,是坚守在这儿的最后一位老人,九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儿孙都对老人很孝敬,逢节过年把老人接到新家,但是老人总是说不习惯,非要回到自己的老屋住。
随着老槐垣的腾空和风雨的侵蚀,一些建筑陆续出现了险情,只有老奶奶住的居所经过简单支护修复,状况尚好。过了几年老奶奶离世了,老槐垣再无人居住,整条槐垣坍塌连片,彻底荒废。
前几年,村里启动了土地复垦,着手对老槐垣庄基进行平整。大户人家的门楼已被主人整体卖掉,据说买家做了整体复原供人参观,算是文化保护。各家能拆的拆,能搬的搬,最后在推土机的轰隆中,老槐垣被彻底夷平,终成废墟。原址种上了密密麻麻的苗木,四周只遗留下一些砖头瓦砾。
老槐垣消失了,新槐垣延续了老槐垣的使命。新槐垣人用执着和实干不断改变着新槐垣,改善着自己的生活。经过几次改扩建,新槐垣与时俱进,融进了现代生活气息。智能水电网、机械化农机、小轿车等现代化家居随着发展洪流先后进入槐垣,拉近了槐人与外界的距离,改变了槐垣人固守的传统观念,也推动了槐垣的民生发展。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在修建上做到了城乡结合,后部窑洞精装修,前部单元式平房,会客厅、厨卫设施、地暖空调、车库等一应俱全,煞是让人赞叹羡慕。
槐垣里的年轻人一茬茬走出了槐垣,奔赴四方,为梦想拼搏奋斗。平日里,唯有槐垣人的“左邻右舍”微信群让大家聚到一起,或安排村事,或祝福问候,或闲聊打诨,依旧散发着槐垣里的味道。
(注释:槐垣,澄城方言,指的是连片窑洞形成的村巷。)
(作者简介:杨万明,单位:澄合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