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地学、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CCAJ 数字化优秀期刊

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

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

“科技助力能源资源企业转型升级”论坛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24编辑:管理员

12月22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国矿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科技助力能源资源企业转型升级”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机关、科技界、知名高校、大型能源企业、知名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50余人,聚焦“科技助力能源资源企业转型升级”主题,分享交流产学研最新动态和科技前沿成果。 

       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发展机遇 

       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7.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量36.8亿吨、原油产量1.9亿吨、天然气产量1600亿方、发电量71118亿千瓦时。与会专家认为,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濮洪九在主旨演讲中说,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要求,科学认识能源革命和煤炭革命,必须从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等方面入手,加快推动煤炭革命,实现煤炭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介绍,我国能源国情决定了煤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虽然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正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但煤炭在中国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2018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59%,预计到203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还将占50%左右、2050年占比40%,仍将是国民经济中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我国电源结构仍以煤电为主,2018年煤电发电占比为63.7%,煤电装机占比为53%。受资源禀赋影响,煤电仍然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基础性支柱性电源。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虹桥认为,煤炭消费在未来一段时间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安全、清洁、高效是未来煤炭市场的主要竞争力。 

       论坛分析了我国新时代能源资源发展的成绩。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秘书长刘红儒在致辞中介绍,我国的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三、在建规模世界第一,建设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重大通道,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能源网络。我国在推动新时代能源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在主旨发言中说,推动能源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能源科技创新。以煤炭行业转型发展为例,在煤炭产业链的生产端,截至2018年7月,全国煤矿采煤、掘进机械化程度已分别达到78.5%和60.4%,比2012年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全国已建成70多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在煤炭产业链的消费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突破。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燃煤发电污染物排放标准,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高效燃煤系统,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超过8亿千瓦。另外,我国煤气化、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学品等煤化工流程基本被打通,建成投产了一批示范项目,具有了一定的经济竞争力。

 

 
       高校为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的探索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的集聚地,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离不开高校提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作为论坛主办方之一,矿大党委书记刘波表示,中国矿业大学与全国两百多个资源型城市、数千座大型煤矿、数百万矿工血脉相连,为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助推能源资源企业转型发展贡献了矿大智慧与力量。 

       据了解,中国矿业大学与能源资源企业联合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煤炭主体专业学生到煤炭行业就业的达到75%以上。矿大积极对接行业企业关于实用型人才、高水平人才的多元需求,创新继续教育模式。近年来广泛开展煤炭企业中层干部领导能力提升培训和技术骨干业务能力培训,承担了“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安全培训工程”“全国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矿长培训班”等多期培训任务,有效缓解了能源资源企业人才断层和人才紧缺的突出问题。

 

 
       矿大与能源资源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刘波介绍,学校通过校企共建研究平台、校企战略联盟、协同创新联盟等组织形式,与煤炭行业大中型企业建立形成长效的产学研转移机制,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服务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校企共建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第一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矿山智能采掘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协同创新中心、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发起成立了煤炭高效开发产学研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资源勘探开采、矿区灾害治理、能源绿色加工、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进行校企联合攻关,促进能源科技创新发展。 

       矿大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服务煤炭工业和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纵向项目1734项,与70多个大型企业合作,共获国家科技奖励33项。近年来,煤炭行业98%以上的国家级重大项目都由学校牵头或参与。在矿井灾变通风智能决策与应急控制技术、智慧城市技术、深立井建井关键技术、煤矿充填开采、模块式干法选煤、地下煤火发电等方面,提供了领先的科研方案。致力于服务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并推动煤炭产业向现代物流、新材料、新能源和生态旅游等产业转型发展。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原总工程师祁和刚在主旨演讲中也介绍,为突破技术瓶颈,破解开采难题,实现煤炭高质量发展,中煤集团联合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科工集团、安徽理工大学等行业专家提出了“优化开采、绿色开采、智能开采”的采矿技术变革和科学构想,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效益显著。

 

 
       加快科技创新助推能源资源企业发展 

       对于如何以科技创新助力能源资源企业转型升级,与会专家、学者在主旨演讲中分别发表了观点。 

       刘红儒说,能源资源企业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才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新业绩。能源资源企业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赋能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濮洪九认为,煤炭企业要紧跟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大力推进智能矿山、数字矿山的建设,同时大力推动井下机器人研发,提升智能化的水平。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煤炭行业特别需要智慧煤矿方向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管理的优秀人才,进行高端产品研发、发展高端产业。同时,要制定良好的待遇制度,使优秀人才在行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许强在《科技创新,我们做些什么》的主旨演讲中说,煤炭产业科技创新前景可期,一是紧盯新技术革命发展方向,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为煤炭行业全生命周期“赋能”;二是大力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实现从煤炭开采到利用全产业链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三是加快向先进能源进军, 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体系和清洁能源基地;四是煤炭资源型城市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助推能源资源企业发展,煤炭人的使命是什么,该如何努力?王虹桥认为,当前一代煤炭人的使命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以最小的生态扰动为代价、安全高效开采,要以最小的环境污染为代价、清洁高效利用好煤炭,要用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来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祁和刚在《采矿技术思考与变革》主旨演讲中介绍,开展新一轮采矿技术变革是必然选择。中国中煤能源集团联合矿大等单位,提出了以煤炭资源优化开采、采留一体化无掘巷开采、短充长采及智能开采为主要革新方向的科学构想、相关内涵、构想与定义,攻关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取得一大批理论与技术成果,并建立了系列集成示范基地。他表示,还将开展新一轮的科技创新与技术革命,突破开采环境的限制,深入研究解决煤炭资源开采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创新研发相关技术装备,构建系统化的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孙凯进行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 助推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他介绍,煤矿建设之初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坚持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四化”发展方向,努力创建现代化、智慧化矿井,最大程度提升科技成果效益转化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大胆采用国际一流装备、一流技术,高起点建设现代化特大矿井;全力推进自主创新,冲击地压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开采;联合攻关蒙陕深部矿区煤巷高效快掘技术,为矿井建设和生产提供保障。 

       矿大党委书记刘波表示,如何顺应能源多元化发展趋势,引领带动能源技术革命、助推能源行业转型发展,既是中国矿业大学的重大使命,也是学校实现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为此,矿大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加快从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开发,向洁净能源、新能源、资源、环境等更广阔的领域拓展,贴紧靠实国家需求,紧盯能源资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在推动相关行业转型升级中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据了解,中国矿业大学将组织科研团队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突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持续深化与能源资源企业的交流合作,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绿色、科学全链条利用。围绕“煤炭分选与智能化”、“干法分选与筛分”、“复杂资源(废水)分选与处理过程强化”、“煤炭提质与固废资源化利用”,培养煤炭加工与洁净化的高层次人才,助力行业企业转型发展。同时将大力发展空间管理优势学科,积极发挥地下工程优势,拓展深地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大科研方向,做好废弃矿山利用和生态修复,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高地。如学校将依托新成立的 “深地资源流态化开采前沿科学研究中心”,面向深部能源、矿业资源开发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先进工艺,突破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深部开采瓶颈,实现深部煤炭资源的绿色清洁高效开采。 

       与会人士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能源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跃居世界首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但综合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能源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在能源发展中的作用还不够显著等等。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给能源资源行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与会代表表示将共同携手,为能源资源行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网记者:国家能源局中电传媒能源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立宽


第12期总第200期
2023年1月2日
ISSN:1671-749X
CN:61-1382/TD